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zhukangwu.com/cache/4c/e8548/200e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15
【舊將錄】顛覆時代!太陽指揮官!_24直播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籃球 > NBA

【舊將錄】顛覆時代!太陽指揮官!

2025-09-26 16:05:57

雖然沒能奪冠、甚至連總決賽都沒能進入,但不可否認的是,太陽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間,書寫了一段屬於自己的輝煌曆史。



回看2004-05賽季,太陽追平隊史單賽季最佳戰績的62勝20負,一舉問鼎聯盟頭號種子。2006-07賽季,太陽在三年內拿下177勝,追平1992-1995連續三個賽季的隊史紀錄。這段時期的太陽,直逼1990年代那支傳奇球隊。

巧合的是,這兩個時代的太陽有很多相似之處:

內線球員身高不占優勢,外界普遍認為中鋒不夠強;控衛位置上是場均能送出兩位數助攻的核心;球隊以進攻著稱,卻因防守不夠出色被貼上重攻輕守的標簽;陣中有一出場就拿下MVP的巨星。



如果單論球隊成就,90年代的太陽闖入隊史第二次總決賽;而21世紀的太陽,則是有人連續兩年問鼎MVP。對於年輕球迷而言,這段歲月不僅光輝,還代表了一次改變整個NBA思維的新革命,而這場革命的核心指揮官,便是史蒂夫·納什。

史蒂夫·納什,幼時出生在南非,一歲半時便隨家人搬到加拿大。由於父親是一名足球運動員,納什小時候接觸的主要是足球和冰球,真正開始接觸籃球是在12歲之後。中學之後,納什告訴母親他想認真打籃球,早早樹立NBA全明星的目標。

雖然納什當時在北美地區無人問津,但他始終相信機會總有一天會到來。

納什主動把自己的錄像帶寄給多位大學教練,最終被聖克拉拉大學的迪克·戴維看中,正式邁入NCAA賽場。雖然聖克拉拉並非籃球名校,但納什四年間率隊多次擊敗亞利桑那、馬裏蘭等強權球隊。大三賽季交出場均20.9分6.4助攻,大四賽季17分6助攻,早早打響他的籃壇名號,讓他在1996年選秀大會首輪第15順位加盟太陽。



初入NBA,納什麵臨強敵環伺。前有凱文·約翰遜,後有薩姆·卡塞爾;球隊而後又引入賈森·基德,納什幾乎得不到什麽出場機會。盡管如此,他依舊在有限時間裏展現出潛力。生涯第二年,納什出場時間倍增,個人數據也在扶搖直上。而當時的太陽無法騰出主控位置,於是在1998年選秀當天,納什被交易到小牛,換回了三名新秀和一個首輪選秀權。

在小牛,納什終於迎來機會。他主動調整投籃姿勢帶領球隊騰飛。2002、2003連續入選全明星,終於實現自己的NBA夢想。

2004年成為自由球員後,這位長發控衛選擇重返老東家太陽,隨後簽下六年長約,一段美麗的鳳凰還巢故事就此開始。

但這段故事裏,問題依舊存在:太陽中鋒位置上無人可用。

但即便如此,球隊在開賽季初期一路狂飆,以追平隊史的62勝20負登頂聯盟。這一切成績,離不開納什在德安東尼體係中的核心地位。



視野開闊、擋拆精妙、快攻決策一流,即便身材劣勢明顯,但在體係加成下順利彌補球隊短板。第一個賽季就交出生涯最高的11.5次助攻,場均15.5分雖然在隊內不是最高,但卻是球隊靈魂人物,在票選中擊敗轉會後的奧尼爾贏得2004-05賽季MVP。

隨後幾個賽季,太陽在納什和德安東尼帶領下高歌猛進,即便失去小斯,2005-06賽季的太陽依舊穩居西部強權;2006-07賽季打出遠遠甩開其他球隊的龍頭戰績,納什再度拿下MVP,成為史上第九位連莊MVP的球員。

但季後賽的失利逐漸讓管理層產生變動。2007年夏天,太陽在選秀和交易中接連操作失誤,先是賣掉納什搭檔馬裏昂,再引入老將奧尼爾,最終還是在2008季後賽首輪出局,結束了一個虎頭蛇尾的賽季。2008-09賽季德安東尼離開之後,太陽直接跌出季後賽。直到2009-10賽季,太陽幾乎以空氣代價換回奧尼爾,納什重新帶隊站穩西部前列,最終西部決賽不敵當賽季的冠軍湖人。



納什在太陽的最後風光是2010-11賽季,個人拿下生涯第五次助攻王;隔年賽季雖然依舊維持上雙助攻,但受限於小斯離隊,球隊依舊難以重返季後賽。37歲的納什原本希望終老太陽,但球隊無意留下他,在尊重他意願的前提下將他交易到湖人,結束了這段前後近十年的輝煌時光。

雖然沒能問鼎最後的冠軍,但太陽的革命性打法改變了NBA格局。納什和德安東尼聯手,證明了防守並非是取勝的唯一方式,瘋狂進攻同樣能造就聯盟強權。在這套特殊體係下,內線大中鋒不再是必需,進攻空間、外線火力、反擊速度逐漸成為小陣容對抗高大球隊的機會。

多年之後,這套在當時被認為偏離主流的體係終於得到驗證。勇士在2010年代中段崛起,打出了一段四年三冠的王朝成績,以及單賽季73勝的曆史戰績,而勇士主教練史蒂夫·科爾也在後來坦言:

“我承認在太陽時曾有過後悔的交易,現在勇士和當年的太陽有太多相似之處了。”



借用納什本人的話:

“當時的人對於德安東尼有很多誤解,他不是不防守,也不是隻要快攻。當人們對體係有偏見時,自然看不見它對於整個時代帶來的衝擊。”

在納什帶領下,太陽連續六年成為聯盟最會進攻的球隊。先後五次拿下助攻王、四次達成180俱樂部、高居曆史第一,而如果他在2006-07賽季的罰球命中率能夠再高一點,甚至能夠達成五次180俱樂部的恐怖紀錄。而更恐怖的是,所有的這些成就,都是在他職業生涯下坡階段完成的。

來到當下時代,越來越多的球隊走上“一大四小”的現代陣型,外線投射比例逐年增加,這不禁讓人回想起十幾年前的太陽;想起那個指揮全隊、穿梭禁區的王牌控衛。

而在離開太陽轉戰湖人之後,納什背傷纏身,兩個賽季僅僅出戰了60場。2015年3月21日,41歲的納什正式宣布退役。

從成就來看,納什毫無意外的是新時代太陽隊史個人成就最高的球員,而除了個人成績之外,他的價值更多的是對於NBA的時代衝擊。



從小牛到太陽,連續多年帶隊問鼎聯盟最強進攻球隊,徹底顛覆進攻的新思維,讓後世球隊紛紛效仿。而這,才是納什和太陽十年時光裏留給NBA的真正價值。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