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15日在沈陽結束全部56個項目的爭奪,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等代表團獎牌數名列前茅,展現出深厚的田徑後備人才基礎。本次賽會舉辦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田徑項目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促進體教融合發展;調動各地開展田徑青訓工作的積極性,為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後備人才儲備。比賽中,多位優秀青少年運動員創造佳績,在他們的成長之路上,幾乎都能看到體校與普通學校聯合培養、共同育才的新型青訓模式的痕跡,為田徑項目後備人才培養提供了值得參考借鑒的案例。
這是8月10日拍攝的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本屆運動會參賽選手年齡為16至17歲,即出生於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次參賽的青少年運動員接受專業的田徑訓練時間大多在3至7年。也就是說,小學六年的部分或整個階段,是他們田徑啟蒙的黃金時期,之後他們或在體育課上展現出過人天賦,或在校運會等各級比賽中取得突出成績,進而被體校教練選中,開始接受專業的係統訓練。這也是目前田徑項目後備人才主要的選材模式。
北京市田徑隊總教練管連軍介紹,少年兒童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通過引導他們參加體育運動,在學校和社會化的各級各類比賽中展露天賦。田徑項目選材一般從10到12歲開始,到了初一之後真正進入青訓體係中,從U14、U16、U18、U20一路發展成長,最終進入成年組比賽體係。
以本屆運動會上兩次刷新女子鉛球亞洲少年(U18)最好成績的江蘇選手陳鑫烑為例,她的教練、蘇州市吳江區體育運動學校原校長孫誌鵬在其四年級參加區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時發現了她的投擲天賦,隨後陳鑫烑開始跟隨孫誌鵬訓練,從標槍到鐵餅、鉛球,最終將主項固定在鉛球上。
因此,在小學階段引導孩子們參與體育運動,掌握各類田徑項目的基本技能,對於擴大後備人才選拔的“蓄水池”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呼應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舉辦的初衷之一。而在小學階段的各類比賽也為青少年展示運動天賦、教練員選拔優秀“苗子”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是田徑青訓選材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很多地區都在著力構建完善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係。蘇州市體育局數據顯示,市體育、教育部門共同舉辦的年度市級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今年已涵蓋包括田徑在內的53個項目。在市級競賽的帶動下,各縣(區)每年均組織開展區域性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形成了市、縣(區)、學校三級競賽體係,每年參與其中的青少年超過15萬人次。
浙江隊的陳妤頡和嚴子怡是本次賽事最耀眼的兩位“小明星”。16歲的陳妤頡在女子100米、200米比賽中收獲兩金,在女子4X100米比賽中拿到銀牌,並且追平了自己保持的女子100米亞洲少年最好成績。17歲的嚴子怡在女子標槍個人和團體比賽中折桂,並創造新的亞洲少年最好成績,在鉛球個人和團體項目中也收獲兩枚獎牌。
8月11日,浙江隊選手陳妤頡(前)在衝線後慶祝。她獲得冠軍。當日,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女子100米決賽在沈陽舉行。新華社記者 吳青昊 攝
兩位“天才少女”身上有很多相似點,兩人在全國級別的成年組比賽中都具備爭金奪銀的實力,均在8月初的全國田徑錦標賽收獲金牌;兩人如今都是寧波市體校的運動員,並且在比賽訓練之餘都在普通高中學習。
2024年,陳妤頡進入寧波效實中學讀高一。考慮到陳妤頡的走訓、比賽會占用大量時間,學校為確保她更好地兼顧學業和訓練,特意為其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支持方案、學習與訓練計劃。嚴子怡目前在寧波海曙中學就讀,據她的教練盧秀榮介紹,嚴子怡平時都是一早去海曙中學上課,中午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到體校訓練,路上通勤單程一個小時。所在高中也是非常重視她的文化課學習,經常安排老師不定期去家裏補課。
8月13日,浙江隊選手嚴子怡(左)和楊雯玥(右)在女子標槍團體決賽中。最終,浙江隊獲得第一名。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盧秀榮介紹,目前寧波市體校田徑項目中很多運動員都是走訓的培養模式,比如本次比賽中獲得男子標槍冠軍的吳淮楚,學校與體校之間的單程通勤需要約一個半小時,但依然能夠長期堅持。相較於傳統體校吃、住、訓“三集中”的模式,走訓模式可以讓青少年運動員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同時堅持接受較高質量的文化教育。在盧秀榮看來,好的運動員不光要訓練好,學習也不能差。學習好,理解能力就強,在訓練中對教練指導的理解轉化就更快。此外,走訓模式更重要的優勢在於孩子們能在訓練的同時兼顧好學業,將來依靠體育特長考入大學的幾率會更大。家長們看到了這樣一條成長路徑,也能減輕他們的一些顧慮。近年來,寧波市體校也在大力加強與各類普通高中的合作,努力讓更多專業優秀的青少年運動員作為體育特長生進入普通高中學習。
無獨有偶,蘇州市吳江區體校也選擇了這樣一種體育與教育部門聯合育才的培養模式。體校與區內的小學、初中、高中均建立了合作,運動員在學校裏和普通學生一樣學習,放學後再到體校訓練。陳鑫烑今年暑假後就將升入吳江高級中學高三,目前她的走訓模式依然是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上完課後去體校訓練約兩個小時,周末兩天在體校訓練。外出比賽時學校會通過補課、網課等幫助她跟上學業進度。
本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北京代表團的40名運動員除了來自先農壇體校及各區體校外,還有不少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理工附中、一零一中學、匯文中學等學校的在校生。在本次比賽中收獲女子五項全能冠軍的周悅希就讀於一零一中學,她的雙胞胎妹妹周悅含在該項目中位列第八,兩人練習田徑初期均由一零一中學與海澱體校聯合培養,後期進入先農壇體校接受專業訓練。
管連軍表示,北京市體育局正努力打造新型青訓體係,從戰略布局上加強“全生命周期”人才梯隊建設,探索“雙優”訓練模式,將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與優質教育資源緊密結合,打通訓練學習通道;同時構建“雙元”培養體係,依托田徑傳統校、國際學校等,建立專業化發展與普通高考、國際升學雙元選擇機製,完善體育運動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單考單招、免試入學等升學就業保障機製。目前,北京市體育局已與6所市重點中學和6所市屬重點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讓青少年運動員在競技體育道路出現“拐點”時,有更多選擇空間。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李輝說:“當下體校依舊是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一個主陣地,但體校需要創新發展體製機製,除了發現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這個職能外,還要跟當地的學校體育資源緊密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起到帶動學校體育發展、帶動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升的作用,這是以後體校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來源:新華社
體育資訊8月17日稱 lpl第三賽段BLG 0-2 TES,賽後管澤元點評寫道:壞了,傻豆新打野...
2025-08-17體育資訊08月17日稱 鏖戰47分鍾,TES最終2:0橫掃BLG,隊內打野Kanavi第二局Zed完...
2025-08-17體育資訊8月17日稱 周敢敢發布視頻,模仿Xiaohu手勢舞:還是無法超越這個男人嗎,可...
2025-08-17體育資訊8月17日稱 今日LPL第三賽段BLG不敵TES,那麽你認為在本場比賽中誰的表...
2025-08-17體育資訊8月17日稱 餘霜分享成都世運會閉幕式VLOG,配文寫道:成都世運會|15天,向世...
2025-08-17